侬队网

标题: 诺印姐慢练太极心得 [打印本页]

作者: 侬队天九    时间: 2012-4-11 13:18
标题: 诺印姐慢练太极心得
三十七式,每天两次,每次一个半小时(不含无极桩),我坚持了一周!

  平时练习一次三十七,短则二十分钟,最长时三十五分钟,一下子要延至一个半小时,我是想也没想过!这相当于平时练四次多啊,能慢下来么?
  不想太多了,就如师叔所说,慢下来,给自己充分的时间,体会静,体会静极而动,体会拳架每一动的运行,体会自己每一小部位的知觉;静下来,才能感受松,才能感受轻,才能感受悬浮起来。。。二十分钟的拳架,许多细节呼啸而过,就算练千遍又如何?

  经过这一周的慢盘,有一点感受,略为小记:
  慢下来,发现自己身子有许多地方还是僵紧的,特别是脚板,脚腕,小腿,每到重心转换,抽换步时,或独立步时,支承腿就吃劲,晃动,脚大趾特别的使劲。越慢晃得越厉害!慢练遇上的第一个要克服的,就是这个中正!

  慢练中正,有几个感受:除平时所说的三尖相照,尾闾坐脚跟,大实要做足,还有就是折胯的重要,无论弓步或坐步,都要折足胯,换个说法就是腹股沟要内吸,就是气冲找脚跟,这一找,身体的重量就从腿面落到脚底,膝盖不受压力,与师父说的膝有上提之意有了形与意的结合!这可避免力落膝处引至的膝抖。
  另一个是意念与中正的关系,如果只有形体没有意念,这个拳架就只阴不阳,有外无内,不是完整的拳意,这个拳就只是形体的动作,没有了阴阳理念。而这个理念,就在对意的理解和应用。肢体感觉上是僵紧了,在七星结构合理的前提下就是意念放松,哪紧松哪,我现在还没太多的做到,但我觉得对我的晃动有稳定的作用,单腿承重时,觉得紧张,就想从脚底,脚腕,膝,胯,腰背,项,头顶一路松上来,就能静定一些。
  另外,影响中正的还有在盘拳中自己的不平均。不平均的表现为手,脚,身的不协调;身体的中轴受外形的牵扯;不均让拳架有了凹陷处,就如一个漏气的车胎,怎么能圆活地运转?

  怎样让拳架中处处均匀,头脑里知道要这么做,可是为什么盘拳时还是晃动?我想这就是心知与体知的不同步,意在体的运行中如何有所作为?慢练时这个问题就缠上来了。从王老的书中,意在虚处,这就得分析拳式的虚实,一般而言,实腿一侧手为虚,反之虚腿一侧手为实,手与腿,它们是上下相反左右相合的虚实关系,虚处是空落落么?不成,那样的话实处无以寄,凹陷就出来了。虚是相对于实,实在外形上已能看出来,而意,就灌注在虚处,使之以盈满,刚好平衡着实处,再有就是虚者以引动,所谓虚者动.实是潮头,虚是暗涌。。。所以盘拳中,就有了左肩找右胯,重心右移;右肘找左膝,右坐步变弓步;虚手找实脚成挤式。。。等等,这样随时以自己的重心点为核心,形与意分据,二者此增一分彼长一分,此消一寸彼减一寸,虚实互济,阴阳转换,平衡平均,得定。
  有了意,有了虚实,慢练,让我能从大虚实处往细里练,以师叔说,要练到每一手指能与每一脚趾相呼应,这个我还没能感受到,觉得自己的脚趾象鸭蹼似的,只大脚趾有感觉,二三四趾分不清,眼睛看着它们能控制住,眼睛不看了就又成一体了。。。继续找吧。

  慢练,也是吃体能的,也有自己动作不合理的因素,这几天觉得大腿酸,小腿有点紧,后腰有点乏,以第三四天为甚,今天觉得好多了。
作者: 小不点    时间: 2012-4-11 14:40
太长了,路过。。
作者: 侬队天九    时间: 2012-4-11 18:48
标题: 标题
2# 小不点
作者: 韦哥弟    时间: 2012-4-11 18:54
不懂太极的路过
作者: 波波-斗    时间: 2012-4-12 01:03
我练气功的,,,,




欢迎光临 侬队网 (http://www.nongdui.com/) Powered by Discuz! X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