侬队网 文化古城 生态蒙山

查看: 4325|回复: 16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心上有兹 念兹在兹——广普法师谈慈善

[复制链接]
跳转到指定楼层
1
发表于 2010-12-12 18:01 |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|正序浏览 |阅读模式

马上注册,结交更多蒙山好友,享用更多功能,让你了解更多蒙山资讯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帐号?注册会员

x
本帖最后由 游子归 于 2010-12-12 18:03 编辑

当“慈善”成为一个热词,成为一种时尚,成为一个标杆的时候,还有多少人真正理解慈善的含义?或许我们以为,慈善一定要施舍钱财,一定要针对贫困人群,一定要舍己为人……种种定义,又有多少接近慈善的本意?慈善究竟是什么?该如何进行、又该如何对待慈善行为?也许,广普法师的开示,能给我们以心的启迪。

有心就可以做慈善  
    翻开大小媒体,凡是与慈善有关的新闻,几乎都和钱有关,企业、个人的捐款额度被反复强调,似乎捐款额度的多少和慈善爱心成正比,也似乎捐款就等于是慈善。于是,在面对厦门同心慈善会的创办人广普法师时,我也不由得提到这个问题。
  我自认为这个问题还是有些深度的:“师父,应该说,如何用钱比如何赚钱更能体现一个人的智慧。那么请问,您是如何通过慈善来体现用钱的智慧的呢?”
  广普法师眼睛弯成一对月牙儿,展开她那招牌式的微笑:“我不知道钱从哪里来,也不懂得怎么花钱。”
  看我有些发愣,广普继续笑着,慢条斯理地告诉我:“我想,慈善最重要的是心,而不是钱。所以同心一直强调的是‘心灵的慈善、文化的慈善’,你看那个‘慈’是怎么写的,它下面是一个‘心’,而不是钱,所以说,慈善是以心灵为基础的。”
  这一刻,我真的感到有些羞愧。像社会上大多数人一样,我把慈善当成了一种靠钱才能支撑的善行,而忽略了慈善的最根本条件——一颗充满善意的心。
  法师继续娓娓道来:“ ‘慈’上面是个‘兹’,心上有兹,念兹在兹。你能活在当下,感同身受到自己身边的每一个人,感同身受每一个案主(注:救助对象)的需要,可能比什么都重要。很多时候,我们所帮助到的人,不一定会感受到快乐。很多人也不一定会接受帮助。所以说,最重要的就是这一颗心。无论我们是在企业还是在家里,都能让我们身边的人感受到你的关注和陪伴,他的喜悦和哀伤都有人分享,累了还能让他靠一靠——这就是慈。”
  这一番开示后,我突然意识到,从广义的角度讲,慈善离我们并不遥远,每一个身边的人,都有着被关注的需求,都有着被理解的需要。如果我们真有一颗善心,那么每时每刻都有慈善的机会。

评分

参与人数 2积分 +12 经验 +4 鲜花 +6 收起 理由
紫陌红尘 + 6 + 6 聆听教诲
夜燕 + 6 + 4 师傅有心了 合十

查看全部评分

17
 楼主| 发表于 2010-12-15 12:36 | 只看该作者
对于某种无法改变的习性,我感到一种宿命的无奈。
这就是“业力”,我们无法改变已经发生的,却可以改变将要发生的。
“因果”贯穿三世:过去,现在,未来。
欲知前世因,今生受者是;欲知来世果,今生作者是。
16
 楼主| 发表于 2010-12-15 12:12 | 只看该作者
本帖最后由 游子归 于 2010-12-15 12:17 编辑

佛说我们这个世界称为“娑婆世界”,意思即是堪忍,堪于忍受种种苦难。
这个世界的本质是苦的,苦可以分为三种:苦苦、坏苦、行苦
苦苦:即是我们真实地感受到苦;
坏苦:是说我们的快乐是不长久的,我们只是暂时地认为快乐,这是错觉,所以是坏苦;
行苦:是我们无聊的时候,不苦不乐,不知道自己内心真实的感受,这在佛陀看来也是一种苦。

你说的“浮生皆苦,万相本无”只是说到了其中的一面,就是“无”。
佛教说“真空妙有”,比如说你的身体,解剖开来是心、肝、脾、胃、肾等等器官,有血、肉、骨头、毛发等,再细分下去。。。。。。我们可以知道,其实我们不过是细胞(还有比细胞更小的存在)的集合体,身体就是诸多因缘的产物。虽然我们从分析来说,并没有一个真实的我存在,但是我们却能够真真实实地感受到一个我,我在吃饭、睡觉,我在痛苦、快乐。
所以说我们不能因为“无”而否定“有”的存在。

佛教把世界划分为十个法界:地狱法界、饿鬼法界、畜生法界、阿修罗法界、人法界、天法界、声闻法界、缘觉法界、菩萨法界和佛法界。
前面六个法界:地狱、饿鬼、畜生、阿修罗、人、天称为“六凡”,也就是俗称的“六道轮回”,玉帝、耶稣、土地等神祗属于天法界,也就是还没有解脱六道轮回。
后面的四个法界:声闻、缘觉菩萨和佛称为“四圣”,也就是已经证悟解脱,不再轮回的圣人。
所以说神佛还是有区别的,一个是解脱的圣人,一个还在世世轮回。

你问“凡夫俗子又怎么能理解这外表后面的所谓真实呢
这个问题问得好,也是我们每个佛教徒走向佛门的理由,我们姑且称之为“知苦离苦”,正是因为我们身心感受到的苦难实在是太多、太强烈,所以才会去寻求离苦得乐的解脱之道。
佛法有八万四千法门,每一方法皆是为了使众生离苦得乐。
佛陀是已经解脱的圣者,他就像一位老师,告诉我们这个世界的真相,告诉我们离苦得乐的方法;也像一位医生,为我们这些病人对症治病。但是我们有没有认真地去学习,有没有按照医生的吩咐按时服药,这就决定了我们是否可以“离苦得乐”。

所以说,我们的命运是掌握在我们手中的,佛法只是帮助我们离苦的方法,我们如果没有去认真修行,就会像肚子饿了却只是看着那些美食图片,我们是不可能因此而饱腹的。


15
发表于 2010-12-15 08:20 | 只看该作者
浮生皆苦,万相本无。这是菩萨说的话,我相信菩萨是对的,但我实在是不明白,既然有万丈红尘,为什么它又是空的呢?既然是空的,为什么又要用花花世界密乱人眼呢?神佛自然是清醒的,但是凡夫俗子有怎么能理解这外表后面的所谓真实呢?!难道这是神佛故意折腾人的把戏吗?让人们不堪苦海而回头佛国?!如此卑鄙阴险的心理,是应该下地狱的。但是,我绝对不相信神佛会玩弄世人,因为他们是最慈悲的。这一切的一切,如何解释呢?

评分

参与人数 1鲜花 +1 收起 理由
老炒 + 1 精彩回帖

查看全部评分

14
 楼主| 发表于 2010-12-14 22:39 | 只看该作者
在这个世间除了我们自己,没有任何人可以主宰我们的命运,包括耶稣。
我们来到这个世间和所遇到的人和事是我们自身的“业力”牵引而来的,通俗的说我们是“受报”而来。
佛教讲:善有乐报,恶有苦报。所以人的一生有乐(本质上还是苦),有苦。
我们去做慈善,会让我们的内心越来越慈爱、柔和,这正是快乐的源泉。

慈悲没有敌人,智慧不起烦恼。就是这个意思。
13
发表于 2010-12-14 03:50 | 只看该作者
耶稣说我门都是罪人,我们做的一切善事都是在赎罪!
12
发表于 2010-12-13 14:40 | 只看该作者
没有害人之心即是善!
     
11
发表于 2010-12-13 06:29 | 只看该作者
9# 游子归


侬队感谢你的关注与建议!有你们的支持我们一定会办得更好!
10
 楼主| 发表于 2010-12-12 23:09 | 只看该作者


日行一善,善行一生!

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帐号?注册会员

x
9
 楼主| 发表于 2010-12-12 23:02 | 只看该作者
近段时间,看到侬队社区的队员们积极从事慈善活动,身体力行,作为侬队的一份子,我非常的感动,因为我看到了在我的家乡,还是有很多的爱心人士。虽然他们经济上并不是很宽裕,但是他们拥有一颗爱心、一颗善心,他们懂得与人分享自己的快乐,他们懂得分担别人的苦难。赞叹侬队社员的善行!

能够去行善是一件非常难得的事情,但是我希望侬队的社员们能够了解“慈善”的内涵,这样才能让这些善举发挥出最大的作用与力量!

愿侬队社区越办越好,侬队慈善越做越大!
愿侬队社员六时吉祥,事事如意!

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!

分享一个行善攒钱的好方法:(日行一善
就是准备好一个废弃的盒子,每天最少往里面放一元钱,日积月累就可以得到一笔不小的收入,累积到一定数目后就可以拿去资助贫苦大众、修桥铺路等等善事。
我做这件事有一定时间了,刚开始可能我们会忘记往里面放钱,但是当你形成习惯的时候就会不自觉的做这件事了。
期待大家的参与!有恒则成!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会员

本版积分规则

关于我们 | 免责申明 | 删帖申请 | 广告服务 | 联系我们 | 帮助中心

Copyright © 2008-2023 侬队网(Www.Nongdui.Com)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信息产业部备案/许可证编号:桂ICP备08100878-11号  桂公网安备:45042202000001号

QQ|小黑屋|手机版|Archiver|侬队网

GMT+8, 2024-6-12 13:58

Powered by Discuz! X3

© 2008-2016 nongdui Inc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